Java API:Object class


声明:本文转载自https://my.oschina.net/u/3754001/blog/1815273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仅供学习交流之用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,我会及时删除。

Java API:Object class

    首先简单的介绍一下Object类。

    java.lang.Object

    java.lang包子使用的时候,不用显示导入,由编译器自动导入。

    Objec(即对象类)是JDK1.0就出现的,是类层次结构的根,是Java中的顶级父类,Java中所有的类都默认直接或者间接的继承Object类。Objec是Java中唯一没有父类的类,任何一个类的对象都可以用Object对象接收。如下:

//如下操作都是可以的。 Object o1=new Object(); Object o2=new String(); Object o3=new ArrayList<>(); Object o4=new HashSet<>(); Object o5=new HashMap<>(); Object o6=new Integer(1);

    然后我们看一下,Object这个类的整体结构。

    如上图,我使用的是1.8的jdk,总共13个方法,本博文将参照API文档以及源码进行介绍。

1、构造方

    API文档中构造方法中提供的所有构造方法默认是public修饰的。

    API文档中提供了:pulbic Object()的构造方法,在实际代码中,没有写出,使用的是JVM提供的默认构造。

2、重要方法

1.clone();

    此方法用来克隆对象。克隆完成之后会产生一个新的对象,这个新对象和原对象的地址不同但是属性值是一样的。

    此方法说的通俗一点,就是一间房子完全仿照另外一间房子建造,不同的只是位置,其他的全部一样。

    一个对象要想被克隆,那么这个对象对应的类必须实现Cloneable接口,Cloneable接口中没有任何的方法和属性,仅仅用于标识这个类产生的对象可以被克隆。

    源码如下:

//方法源码 protected native Object clone()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;  //接口源码 public interface Cloneable { }

    此方法是一个受保护的本地方法。native关键字修饰的是本地方法,底层是用c/c++语言实现的,Java源码中看不到其具体实现。

    下面提供一个示例:

public class T1 implements Cloneable { 	int i; 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throws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{ 		T1 t = new T1(); 		t.i = 5; 		T1 t1 = (T1) t.clone(); 		System.out.println(t); 		System.out.println(t1); 	} }

2.equals(Object obj)

    此方法用于判断两个对象是否一致。

    如下是源码:

    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 {         return (this == obj);     }

    从源码中可以看出,默认使用的是==运算符,比较的是对象的地址,也可以得出另外一个结论,Object类中的equals方法等价于==。在开发中一般都要重写这个方法。Eclipse中右键Sourec中有自动生成。

equals方法的特点

    其实这些特点都是我们很早就学过的数学上的相等的特点。以下提及的都是非空和不是NAN的情况。

    自反性:a.equals(a)结果为true。即自己等于自己,数学上的1=1。

    对称性:a.equals(b)结果为true,那么在a和b都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,b.equals(a)结果也为true。即数学上的a=b,那么b=a。

    一致性:a.equals(b)结果为true,那么在a和b没有发生过改变的情况下a.equals(b)结果一直为true。即a永远和b相等,也就是1=1永远都是这样。

    约定:a.equals(null)为false,即非空a永远不等于null。

==和equals有什么区别

    只有当继承Object的类重写了equals方法之后,此类中的equals方法才和==才有可能不同,但这两个比较的使用的本质上还是有一些不同。

    抛开重写不说,当比较的是基本类型的时候,==判断的是实际数据,并且基本类型身上也没有equals方法可以调用。对于引用类型而言==判断的是地址,equals则默认和==是一样的。equals只能作用于引用类型,默认比较的是两个对象的地址。

    当重写来equals的时候,按照重写之后的逻辑进行比较。此时比较的逻辑才和==有很大的不同。

    所以仅使用==是无法彻底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,我们需要针对equals方法进行重写,步骤如下:

书写步骤:

    1.判断地址是否一样,即直接使用==运算符。

    2.判断对象是否为空。

    3.判断对象的创建类型是否一致。

    4.判断属性值是否一致。判断之前要将对象强转为顶级父类。判断属性值的时候注意String类型的判断。

    示例:

Public boolean equals(Object obj){ 		if (this == obj)						//1.判断地址是否一致 			return true; 		if (obj == null)						//2.判断参数是否为空 			return false; 		if (getClass() != obj.getClass())		//3.判断类型是否一致 			return false; 		Person other = (Person) obj;			//4.强制转换类别 		if (age != other.age)					//5.判断属性是否一致 			return false; 		if (gender != other.gender) 			return false; 		if (name == null) { 			if (other.name != null) 				return false; 		} else if (!name.equals(other.name)) 			return false; 		return true; 	}

3.finalize()

    通知gc回收垃圾对象,但是垃圾回收器不一定执行。

    源码如下:

protected void finalize() throws Throwable { }

    你没有看错,源码是个空方法,即使gc开始运行,也只回收当前对象而不回收其他对象。

    首先,Object中定义finalize方法表明Java中每一个对象都将具有finalize这种行为,其具体调用时机在:JVM准备对此对形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进行垃圾回收前,将被调用。由此可以看出,此方法并不是由我们主动去调用的(虽然可以主动去调用,此时与其他自定义方法无异)。

    相似的:System.gc();通知gc回收对象,不限制范围。

4.getClass();获取类型

    获取对象的实际类型(创建类型)。

Object o1=new Object(); o1.getClass(); //上面等同于下面 Object.class

    视具体场景而定,使用哪种方法实现获取类型。

    源码如下:

public final native Class<?> getClass();

    由源码可以看出,此方法也使用native修饰。

5.hashCode();返回哈希码

    返回对象的哈希码值的十进制。哈希码是一串32位的二进制数据,由于出现相同的数值的概率非常低,所以可以认为是唯一的。

    源码如下:

public native int hashCode();

    由源码可以看出,此方法也使用native修饰。一般重写equals方法的同时都会重写这个方法。但是不建议手动重写,使用IDE生成即可。

    重写hashCode的时候,当equals值为true的时候,哈希码必须一致。但是哈希码一致equals不一定为true。

6.toString();返回对象的字符串形式

    返回该对象的字符串表示。当打印对象的时候默认是调用了这个对象的toString方法。一般会重写。

    源码如下:

    public String toString() {         return getClass().getName() + "@" + Integer.toHexString(hashCode());     }

    该字符串由类名(对象是该类的一个实例)、at 标记符“@”和此对象哈希码的无符号十六进制表示组成。换句话说,该方法返回一个字符串。所以切记不要搞混了,这里默认返回的不是对象的内存地址。

7.registerNatives()

    registerNatives函数前面有native关键字修饰,Java中,用native关键字修饰的函数表明该方法的实现并不是在Java中去完成,而是由C/C++去完成,并被编译成了.dll,由Java去调用。方法的具体实现体在dll文件中,对于不同平台,其具体实现应该有所不同。用native修饰,即表示操作系统,需要提供此方法,Java本身需要使用。具体到registerNatives()方法本身,其主要作用是将C/C++中的方法映射到Java中的native方法,实现方法命名的解耦。

    既然如此,可能有人会问,registerNatives()修饰符为private,且并没有执行,作用何以达到?其实,在Java源码中,此方法的声明后有紧接着一段静态代码块,如下:

    private static native void registerNatives();     static {         registerNatives();     }

8.多线程相关的方法

    如下是这几个方法的源码:

//唤醒在此对象监听器上的单个等待的线程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(); //唤醒再次对象监听器上的所有等待的线程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notifyAll(); //线程处于等待timeout的时长,使用以上两个方法可以提前唤醒,也可以到时自己醒。 public final native void wait(long timeout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; //线程处于等待状态,只能被notify()/notifyAll()方法唤醒。 public final void wait(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{     //调用的wait方法,但是没有时长。     wait(0); } //timeout - 要等待的最长时间(以毫秒为单位)。 //nanos - 额外时间(以毫微秒为单位,范围是 0-999999)。  public final void wait(long timeout, int nanos) throws InterruptedException {     //时间参数不合法     if (timeout < 0) {       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"timeout value is negative");     }     //时间参数不合法     if (nanos < 0 || nanos > 999999) {        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(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"nanosecond timeout value out of range");     }     //如果额外的时间大于500000毫微秒或者额外的时间不等于0等待时间为0     if (nanos >= 500000 || (nanos != 0 && timeout == 0)) {         //等待时间增加         timeout++;     }     //调用本地方法     wait(timeout); }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本文发表于2018年05月20日 10:00
(c)注:本文转载自https://my.oschina.net/u/3754001/blog/1815273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.

阅读 1645 讨论 0 喜欢 0

抢先体验

扫码体验
趣味小程序
文字表情生成器

闪念胶囊

你要过得好哇,这样我才能恨你啊,你要是过得不好,我都不知道该恨你还是拥抱你啊。

直抵黄龙府,与诸君痛饮尔。

那时陪伴我的人啊,你们如今在何方。

不出意外的话,我们再也不会见了,祝你前程似锦。

这世界真好,吃野东西也要留出这条命来看看

快捷链接
网站地图
提交友链
Copyright © 2016 - 2021 Cion.
All Rights Reserved.
京ICP备2021004668号-1